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课堂面面观:感受不一样的教育体验 | Ga姐带你看英伦

Ga姐 国才 2021-03-1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国才君特邀在英国读博的Ga姐,以独特视角观察英国,记录文化趣事。英伦精彩,尽在专栏【Ga姐带你看英伦】!


Ga姐去年九月底到达英国,经历了秋季学期、圣诞假期,到现在春季学期已过大半。是时候跟大家分享下在英国感受到的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了。


01

英国的研究生学制


英国同中国一样,每个faculty(类似国内高校的学院)都有个数不等的school(类似国内的系),比如我所在的School of Education就隶属于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aw。



英国的研究生总体上分为教学型(taught programmes)和研究型(research programmes)


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研究生学位都属于教学型。最常见的就是MA(Master of Arts)和MSc(Master of Science)


不同的研究方向叫pathways,申请者可以在多个pathways list中选择自己侧重的研究方向。


如果不确定的话,还有一个“open pathways”——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选课的时候也非常free style。我在这边遇到的大多数中国研究生貌似都选的是open pathways。



研究型项目常见的有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和MScR(Master of Science by Research),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到最终论文考核都更偏重学术,相当于为读PhD打基础。不同学校、不同学院规定有所不同,有的就是直接1+3,即一年研究型硕士+三年博士连着读下来;有的需要在硕士毕业后再申请,但一旦申请成功,他们一入学就类似博士二年级的学生。


课程叫units,如果希望获得课程的credits(学分),学生需要参加最终课程的考核,通过了才行。如果只是希望旁听,不想参加考试或做作业,学生可以给具体unit的负责人发邮件申请做auditor(旁听生)。



英国的研究生full-time是一年学制,part-time可以是两年或三年,应该是世界上研究生学时最短的了。可能正因为此,每年到英国读研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工作多年之后来英国进修的职场人士,拿出一年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放放假(from work),又能充分感受异国文化和不同的教育体验,超级合适啊!


02

在英国读博是什么体验?


Ga姐目前在进修的是教育学博士(PhD),正常情况下是四年毕业,但具体还是要看最后论文的进展情况。有的人三年多答辩通过就可以放飞自我了,有的也需要延期。但一般情况下,四年左右毕业还是比较普遍的,英国的教育体制也在尽力确保这一点。如何确保呢?这就要提到独具特色、跟美国和中国完全不同的博士生培养体制了。


在英国,博士生是相当纯粹的一个群体。


首先

课程极少。


必修的课程只有同研究生一起上的研究方法、哲学理论框架相关,平均下来一周上课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


你以为上了这些课就完成了研究方法培训了?NO!NO!我也这么naive得期待过。结果发现根本没有系统的课程教授你研究方法。上课只是带着你做做活动、抛抛思路,然后邀请几个高年级的博士生分享下感受。具体有哪些研究方法,每个研究方法该怎么做,完全依靠在推荐阅读的书单中自学。


其次

博士生同导师相敬如宾。


每个博士生有两个导师,俗称一导、二导。平时跟导师也没有什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每个月顶多见两次,都是导师很早就schedule好meeting,每次不超过一个小时,聚焦课题进展。当然,有问题永远可以给导师发邮件咨询。


跟着导师做项目、给导师打打杂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导师自己办个学术会议、论坛什么的,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找博士生干活,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不得已需要博士生临时帮忙的话,他们会非常小心翼翼地询问,生怕自己太过分。


最后

毕业标准唯一。


英国这边毕业标准只看最后的博士论文和答辩,没有期刊发文、科研项目、教学等额外要求。


所以对博士的期待就是,用四年的时间,独立自主地扎实好研究方法,在你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深入地阅读,找到那个可以为人类社会、人类知识体系做出贡献的研究课题并科学地、有效地完成它。任何影响这一目标的其他事情,都尽量不涉及。



听上去感觉还不错,但实际上,一个人做研究真的是太清苦了。一直对自己的幽默感非常自信的英国人就各种脑洞大开,有各种专门画PhD漫画的网站,还有人专门拍摄各种搞笑的PhD微电影。



03

特别耍得开的课堂活动


英国的课堂超级重视学生的engagement(参与度),想在这边默默无闻地找个角落安静地做个美男子是行不通的,根本躲不过,必须要engage & contribute。学生除了积极参与,只能积极参与。Ga姐在这边上课,经常被巧妙的课堂活动设计所折服。这边的教师有一个motto:Furniture is the main barriers, not the student number. ——空间只要耍的开,什么都不是问题。



有一种课堂活动叫“a line-up”。比如教师提到一个观点“social network service is good for mental health”,同意这个观点的学生站在教室一端,不同意的学生站在另一端,所有的学生按照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在这两个点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站成一排。这时候,相邻的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阐释为什么站在这里,中间如果观点有变化,可以调整位置。这个小活动耗时短短几分钟,但如果有良好的引导和督促,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立场、交流观点,很适合做warm-up。


分组讨论基本上是这边课堂的必备环节。同一般概念的分组不同的是,这边的小组是动态的。比如教师会给小组内的学生1-5编号,一轮讨论结束后,教师会让所有相同号码的学生坐到一起成立新组,新的小组混合着来自不同组、不同观点的学生,再进行一轮讨论、争辩、交流。或者课程中间,教师突然说,某某同学你坐到隔壁组里去,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给隔壁组同学解释一下。所以不积极参与很难在课堂上survive,每个人都有可能突然成为主角。



这边的教师特别喜欢让学生把某个概念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你觉得一篇论文的conclusion部分是什么形状的。一个高频出现的词就是trajectory(轨迹),比如你的学习经历trajectory是怎么样的。图形化之后必然的一个操作就是对他们的interpretation(解读)了,沟通、讨论、对比,热闹的课堂就这样产生了。



所以在这边上课,经常一堂课下来,辗转了几个桌子,围着教室绕了几圈,又是写又是画的。这边的教室大部分都没有固定座位,方便灵活移动。


墙上一般都有好几块board(白板),方便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


Furniture的确很重要。


04

毫无年龄感


似乎突然一下子,年龄这个概念就被模糊掉了。


一方面是因为身边充斥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讲真,你真的猜不出外国人的年龄,尤其是白人和黑人,从外表猜,跨度可以有三十岁。当然,外国人也猜不出咱们的年龄,尤其是中国女孩。英国人又最注重个人隐私,年龄这个事情除了默默猜,没什么其他办法。大家都猜不出,也就这么算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年龄似乎在社交中完全没有存在感。多么老的教授,学生都是直呼其名,20来岁的少女跟教授说话自信满满,与跟普通同学沟通无异。老教授对年轻学生的任何看法和问题也都超级尊重,认真聆听、肯定、回应、沟通,阅历少、资历浅的概念似乎不存在。


这一点我是慢慢进行适应的。从小心里建立的那种教师潜在的权威感根深蒂固,以至于刚开始看到导师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地立住,僵硬地问好。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别别扭扭地适应,因为都是英文context(语境),所以即使是给中国籍导师发邮件,也能直呼其名了。比如,如果导师叫周庆安,在国内context下沟通的时候叫周老师,到了国外就直接叫Qingan了。


前几天去一个退休老教授家里参加Christmas Party,全场充满了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一半是老人、一半是年轻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大家就这么混合在一起。七十多岁的老教授夫妇跟我们一帮学生听着Lady Gaga的“just dance”热舞,一个老年人乐队现场各种英伦摇滚、吉他solo,全场各个角落不同年龄的人各种聊天……让人不由得想到了Viva la vida——生命万岁!



05

多元与包容


在英国高校一个很直接的“视觉”感受就是多元和包容。


教室里打着鼻环、染着绿头发的女教授们,校园里那些各种头发颜色、脸上各种钉子的学生,完全不足为奇。


校园里到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观点的人融合在一起,“强制”塑造着你的包容性。


最近在校园里跟一个打着舌环的西班牙男教师聊天,全程我都无法忽视那个耀眼的钉子,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通。等完全了解了之后,虽然依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人家说了一句,跟你的耳洞差不多嘛。我一想,也对。而且人家就是在舌头上单纯打了一个钉子,我可是天天变着法的换各种奇形怪状的耳环去戴啊……


英国特别强调学术研究中的ethical issues。不管多么小规模的、即使是课堂作业的小活动,只要涉及到跟人打交道,研究者必须要全面考虑,避免在问题设置、访谈对话中出现任何有偏见性、歧视性、引导性、狭隘性的内容。比如性别概念中的gender fluid(有的翻译为流性人,有的翻译为酷儿),指的就是不希望被定性为单一的男或女,这种情况在英国越来越普遍。



是不是觉得英国的教育体验和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呢?如果你也想出国读研或读博,感受英国课堂的魅力,现在可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了哦!


专栏作者:Ga姐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


研究兴趣:

语言测试与评价。

个人兴趣:

一切跟文化有关的东西。

更多【Ga姐带你看英伦】文章

☆ 原来Guy这个词的来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 什么天气控?我们分明是社交恐惧症好么

☆ 不到英国家庭做客,这10个点我永远都不会知道……

☆ 一哭二嚎三XX,考试周那么难过,原来世界都一样


国才考试报名等你来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国才考试官网了解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